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祖瀟)當憤怒的拳頭砸碎沉默,當暴力的陰霾籠罩花季,當正當的權益遭到無聲遺漏……這些隱秘的角落里,有人身保護令的迅疾如風,有司法救助的春風化雨,也有制度破冰的靜水深流,剛柔并濟的檢察力量守護著每一個“她”。
一張人身安全保護令
“每次接到她們的求助問‘打老婆也算犯罪嗎’,就愈發覺得,破除家暴陋習不僅需要法律制裁,更要喚醒受害者的權利意識。”從家暴隱忍到法庭原告,回憶起這張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誕生,江永縣檢察院的承辦檢察官不禁感慨。
徐某和朱女士原系夫妻關系,后常因瑣事爭吵,徐某多次對朱女士實施家庭暴力。朱女士難以忍受,于2024年7月與徐某協議離婚,約定兩個孩子歸徐某撫養,朱女士每月可探望四次,雙方不得無故阻撓,也不得無故拒絕對方對孩子的探望。
2024年10月17日,朱女士去學校探望孩子,徐某得知后前往朱女士母親所經營的花店內找到其進行毆打,致朱女士面部、頸部、腕部等多處挫傷,徐某也因此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日。在派出所調解期間,徐某仍不依不饒,揚言待拘留期滿后必實施報復。
2024年10月22日,朱女士帶著申請書到江永縣檢察院尋求“保護”。受理該線索后,承辦檢察官根據朱女士反映的情況幫助其固定證據,到公安機關、醫院調取了相關材料。經審查,徐某在二人離婚后多次糾纏、跟蹤、毆打朱女士的事實確鑿,朱女士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合法合理、必要緊迫。
2024年10月23日,江永縣檢察院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,法院受理審查后,于當日作出裁定書對朱女士予以保護。不到兩天時間,一張人身安全保護令為朱女士筑起長久堅固的“安全墻”。
以法之名的愛心接力
“司法的溫度,就是讓受傷的花朵重新獲得綻放的力量。看到她重新露出笑容,我感到很欣慰。”回訪看見被救助少女小花(化名)的現狀后,冷水灘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懸著的心終于放下。
2024年9月,一起由婚內家暴引發的故意殺人案件被移送到檢察機關審查逮捕。審理期間,承辦檢察官發現這個重組的三口之家,妻子離世,丈夫被捕,只留下仍在讀書的孩子小花無人照料。而小花生父再婚后育有二子,已無撫養小花的余力。小花符合司法救助條件,承辦檢察官將該線索移送至控告申訴檢察部門。
幾天后,一份帶有“特申請聯動司法救助”“重點心理干預”內容的司法救助申報材料在三級檢察機關流轉,一場愛心接力由此啟動:冷水灘區檢察院提請永州市檢察院、湖南省檢察院進行聯合救助,及時向小花發放司法救助金;湖南省檢察院將其納入“檢·愛計劃”以解學費困局。
解決了“燃眉之急”,也要消除“后顧之憂”。為此,冷水灘區檢察院積極聯系婦聯、學校、法律援助中心等相關部門,提請區政法委組織召開聯席會議,共同為小花“量身定制”了包含心理疏導、教育支持、法律援助等在內的多元化救助方案。婦聯特邀專屬心理咨詢師,讓緊閉的心房透進陽光;學校將其納入困難學生幫扶范圍,承諾長期關懷并提供就業指導;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師,代理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追索賠償費用……
從“案結事了”到“救心扶志”,從“單兵作戰”到“多方聯動”,檢察機關用“1+N”多元救助體系,為困境少女撐起了遮風擋雨的司法保護傘。這場以法之名啟程的愛心接力,正帶著母親未完成的愛,守護著小花通向春暖花開的遠方。
被“遺忘”的體檢名單
“因為‘信息壁壘’,部分殘疾婦女未能享受到應有的健康權益。”拿著僅3人參檢的“兩癌”篩查名單,東安縣檢察院的承辦檢察官開始在各個鄉鎮奔波走訪。
今年1月,東安縣檢察院在監督履職中發現,該縣某鎮符合免費“兩癌”篩查的適齡殘疾婦女共有85名,而參與篩查的只有3名,參與篩查率僅3.5%。
國家很早就開展了適齡女性“兩癌”免費篩查工作,問題出在哪里?檢察官通過入戶走訪、電話詢問等方式,向該鎮部分未參與篩查的殘疾婦女開展調查。“沒有接到通知”“不知道有免費‘兩癌’篩查政策”“看不清字又怕麻煩別人”……檢察官意識到,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信息傳遞的壁壘。
1月16日,東安縣檢察院根據調查結果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,督促依法履職。檢察建議發出后,行政機關立即采取措施擴大政策宣傳,并安排工作人員專門指導,組織各村組適齡殘疾婦女分批次前往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。
這場“破壁行動”并未止步于個案。東安縣檢察院進一步走訪發現,全縣適齡殘疾婦女參與篩查率也存在偏低的情況。2月26日,該院以制發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,積極推動縣域內適齡殘疾婦女“兩癌”免費篩查工作落實。
據悉,該縣相關部門已經召開聯席會議,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。檢察之力為“她”權益的守護,在無數細微處盡顯“法”式溫柔。
責編:左爽
一審:楊友林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